任何一新事物的出现,绝不是偶然的,它必须从长期实践中始悟。
孙子曰:“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,能因敌变化而至胜者,谓之神。”又曰:"善出其者,无穷如天地,不竭如江海。"因此,治病之法岂可仅限于八法,七方,十二剂及古人规格汤头耶!
家父治疗内障眼,习惯用于化痰法佐之;岳父治疗内科杂病,习惯用化学化痰法佐之;由于他们的影响,多年来,我把活血,化瘀,化痰法融为一体,用于疏通血管脉络,改善血液循环而治疗百病,每每收到力半功倍,比一般传统方法见效快的效果。长期以来,我窃喜于这个“家传经验”。
但事实上,活血,化瘀,化痰等等通血疏络治病方法,前人早有觉察和开拓。远在金元时期,化痰家王隐君既有《养生主论》一书问世,他主张百病皆生于痰,并创制礞石滚痰丸等方。至清代王清任,又有《医林改错》之著述。其中的补阳还五,通窍活血,血府逐瘀,止痰没药散等方都旨在活血化痰,其中,通窍活血汤可谓疏通血络,治疗百病的典范。
《中医通法》是笔者总结家学和前辈理论,在临症中总结的一套疏通血管脉络,改善血液循环,增强生命活力的治病方法。因为生命的衰竭时心脏不能供给全省血氧的结果,局部的病变时各种因素最终导致病位血流失常的原因。因此,要想很好的治病,就必须自觉或不自觉的有效运用通法。
通法配方,药味较多。前人有“药过十八味,先生没主意”之说。通法认为。配方的药味不限于多寡,但只要有一加一大于二及愈大的效果,即可以成立。反之,每剂药味虽少,但不能相须,相使,没有主攻方向,一加一的药效小于二,则失去了配方价值。